ACAW 的行為藝術

與策展人利扎艾哈邁迪 Leeza Ahmady 對談

3 views

 

陳佳音 (JC): 亞洲當代藝術周 Asia Contemporary Art Week (ACAW)今年已邁入第十屆了。 除了在紐約市各處的開幕酒會,行為表演以及放映活動, ACAW 的主場活動 Field Meeting Take 3 更是今年的焦點,它是為期兩天的討論會,與會者大多是收到邀請的藝術界人士,在一起交換實驗性的想法,另外,今年還有與紐約行為藝術節Performa合作的活動。你可以先談一談今年的主題「思考行為藝術」嗎?

利扎艾哈邁迪 Leeza Ahmady (LA):  將今年的主題範圍縮小本身就是一件具挑戰性的事,我其實不認為一定要找出一個教導大眾思考的框架,但是有一個焦點是很重要的,它幫助我們展開特定的主題。行為藝術的歷史非常多元廣泛,它也是亞洲藝術具魅力之處——大街上的行為,舞蹈節日,還有其他屬靈的實踐。過去25年以來,行為藝術持續被美術館和藝廊機構化,我常想,當我們在分類某種藝術的時候,怎麼樣用新的方式來思考問題?乾脆來重新思考行為藝術吧。行為藝術是一具創造力的行動,也是一種誘惑的行動。你誘惑自己,被它誘惑,你會懷疑它,最終找到信仰。這當中的磁場與化學反應,你可能冒險與他人進行某種交換,而結果未知。

 

ACAW Field Meeting Day 1, Nezaket Ekici’s Performance 99 Commandment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hoto by Carol Haggerty

ACAW Field Meeting Day 2, Christopher Ho’s Performance Lecture St. Joseph As Model at Hunter College Art Galleries

 

JC: 從這個較廣的行為藝術定義出發,你可以談談 Field Meeting Take 3 的活動是如何組織的嗎?

LA: 我試著介紹不同類型的行為藝術實踐者,我問他們怎麼思考自已的實踐,甚至他們可能並不覺得自己在做行為藝術。例如說小說家 Anthony Lee,他是一個愛爾蘭裔美國人,他對於我認為所有創作都是行為藝術的想法非常認同。塗鴉藝術家 Jeff Cylkowski在 80 與 90 年代 與塗鴉藝術和霹靂舞為伍長大,後畢業於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 ,現在經營Jeff Koons的工作室,他的各種經歷都成為他的繪畫語言。還有其他比較年輕的行為藝術家,例如中國狄鑫和現居加州的鄢醒, 在 Daddy in Beijing 這個項目裡,鄢醒整整兩個小時對著一個完全是局外的觀眾聊著他與他父親的情感聯繫。

Field Meeting 的另一個目的是給予那些對當下的藝術風景有實質貢獻的人一個分享的平台,例如說 Defne Ayas 是 Performa 多年的主要策展人之一,她現在仍然是總體策展人,她也在講者之列,另外我也邀請紐約時報的藝評 Holland Cotter 來談亞洲當代藝術還有為何它仍在主流之外,他一直都有一種全球化的眼光——所以我邀請他來分享評論行為藝術的挑戰。

我們還有兩場討論會,岳鴻飛 (Robin Peckham) 將會介紹一些我們一般不視為行為藝術家做的行為藝術,並且與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 (Korakrit Arunanondchai) 及唐納天 (Nadim Abbas) 對談, 還有作品很特殊的 Nezaket Ekici, 她著稱的是持續性的身體行為, 另外也有巴基斯坦藝術家; 我讓這個活動盡可能保持開放性與多樣性,涵蓋亞洲的不同區域,今年有很多中國藝術家及策展人的參與,像是付曉東,還有 Lantian Xie ——一位出生在中國,現居杜拜的藝術家,還有兩年前在紐約軍械庫受到矚目的雙飛也會做一件行為作品。  

 

ACAW Field Meeting Day 2 Leeza Ahmady Opening Remarks at Hunter College Art Galleries.

ACAW Field Meeting Day 2, Double Fly Art Center’s Performance Hundouluo at Hunter College Art Galleries.

JC: 這個模式是怎麼發展出來的?我知道你花了一些時間實驗比較正式的演講方式,今年的方式跟去年是一樣的嗎?

LA: 跟去年很像,所有的報告都非常短,15-20分鐘,包括行為演說,演講,也有真正意義的行為表演。 用這種方式來在短時間介紹這些藝術家的創作歷程。雖然Field Meeting對大眾開放,我們的邀請大多發給策展人,美術館,還有寫作者,因為我們希望這些活動能刺激更多實質上的合作。

 

JC: 談一談這雄心勃勃的詞: 「集體參訪藝術家工作室」: 聚合眾人一起並且培養一種親密的凝聚力想必是一種挑戰?

LA: 選擇講者還有散播這個活動的重要性都是很大的挑戰。我們就坐在一起,航向未知,是一個很親密的狀況。這不是一個研討會或座談會,也不是各管各的各做各的,我們是一個很小的非常需要資助的機構,這個活動是靠ACAW委員會的支持才能辦起來,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人力和資金,每一次活動的發生都是基於我們的堅持不懈,還有奇蹟。

作為一個機構,ACAW正在邁入一個新的階段,因為持續與委員會溝通我們才能促成今年的活動,SCREEN 介面也為今年的ACAW貢獻了很棒的點子, 我對於下一代抱持期待,希望會有一群思想者的出現,雖然做這事情不容易,對我來說持續讓這樣的對話發生是很重要的,今年我們有很傑出的活動內容,我非常興奮並且對我的工作抱持很多的信心。

ACAW Field Meeting Day 2, Discussion with Leeza Ahmady, Arash Fayez, Zeynep Kayan,Vibha Galhotra, Christopher Ho and Nora Taylora at Hunter College Art Galleries.

 

Tags: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Daily Inspirations from Design & Art. Let's stay updated!

@2025 – SCREE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