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資產有限公司》夾帶著一波波席捲而來的影像,包含了功夫、投資銀行、如地下天氣(Weather Underground) 般的反抗革命運動,但如同黑特·史德耶爾(Hito Steyerl)作品一貫的風格,這些看似是一些隨機散亂的想法,但卻是深思熟慮建構而成。
Liquidity, Inc., 2014, HD video with sound, 30 mi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drew Kreps, New York
史德耶爾的錄像裝置由大型的投影與由藍色的環境燈光組成,觀眾可以隨意坐在放置於弧形坡道上的大型的懶人沙發觀看。這個結構看似將場景轉進了滑板公園裡,但實際是向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裏》致敬。展覽對各種類型資產的關注可以用錄像中的一段話總結,影像中功夫巨星李小龍自信滿滿地誘騙一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清空你的思緒,化為無形。像水一般,沒有形狀。現在,水可以流動也可以衝擊。變成水吧,我的朋友。」
《流動資產有限公司》隨著雅各·伍德(Jacob Wood)的故事線推展。在金融危機時從黎曼兄弟被裁員的他回歸到自己真正所愛,無限制格鬥轉播員。伍德過往的經歷讓金融鉅子與格鬥運動混雜著金錢、腎上腺素與男子氣概交織在一起。
一切都好玩的有趣,直到不好玩為止。
Liquidity, Inc., 2014, HD video with sound, 30 mi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drew Kreps, New York
Liquidity, Inc., 2014, HD video with sound, 30 mi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drew Kreps, New York
對影像形式的廣泛採用對史德耶爾的粉絲們來說並不陌生。側錄的對話、陰影效果的文字、檔案影像、綠幕投影與螢幕截圖組成了一連串不間斷的數位圖像風暴。
而對於「流動資產」各種意義的解釋,包含倫理學上、物理上的,都一一地被闡述出來。旁白敘述著2008年的次級金融風暴,穿插著不成熟的3D建模製造出的海浪,還有帶著滑雪面具的幼童站在偽造的天氣圖表前。為了要讓這個由個人角度出發對資本主義的尖銳批判顯得更令人信服,史德耶爾更把向外獲取製作這隻錄像資金的電子郵件做成了錄像的一部份。
這也創造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由落體》描述的是一架波音707飛機的一生。一開始是架環球航空的客機,後被轉賣至以色列空軍,除役後又被賣到好萊塢片場,當做道具被引爆。故事尚未結束,有些飛機的鋁合金殘骸碎片被賣到了中國製造 DVD 的工廠,DVD 裡燒錄著的正是好萊塢影片,彷彿證實了史德耶爾一貫以來的中心思想:現實只不過是圖像而已。
從九零年代初起,史德耶爾利用拍攝紀錄片的訓練將由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開創、哈倫法洛基(Harun Farocki)發揚光大的論文電影(Essay Films)[1] 形式做了一番擴充,讓觀看的經驗更具啓發性,更飽含資訊。「現在,更甚於以往,現實生活比起任何小說都更加瘋狂。所以播報的形式也要更加瘋狂與怪異。」[2]在《流動資產有限公司》的場景中,從訪問、圖表到 3D 模型,都在質詢同樣一個問題:在日趨複雜的世界裡,如何做出預測?
「所有的固定不變的,都將溶於空氣。」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描述如影隨形的在錄像的敘事中出現。當資金可以從已經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模型中逃出時,雅各·伍德告訴我們必須從預測轉為行動:跟水一樣,變成水吧。[3]
在《流動資產有限公司》中的天氣預報告訴你:「明日天氣將跟你感覺到的一模一樣。」對於資本市場,也是如此;對於戰爭,也是如此。最令人困惑的是我們前進的速度可能是史上前所未見地快,但卻幾乎站不住腳。
《流動資產有限公司》作為黑特·史德耶爾的「準回顧展」在紐約的替代空間藝術家空間(Artist Space)展出,隨後移至上海 Bank MAB Society 展出。
Liquidity, Inc., 2014, HD video with sound, 30 mi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ndrew Kreps, New York
譯/徐詩雨
[1]這是一種一直在挑戰自己定義的類別,通常指使用個人的反思模糊虛構與真實敘事的界線。
[2]「觀察者的技術:黑特·史德耶爾與蘿拉柏翠絲對談」,《藝術論壇》, 2015 五月, 53卷, 09期。
[3] 參考 Collapse 8: Casino Royale, 有一大疊關於對未來的影像同骰子遊戲一樣的批判。 http://www.urbanomic.com/pub_collapse8.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