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 to Interface

一個有關數位私密生活的在/離線計劃

Xiaoshi Vivian Vivian Qin, #EMO, 2014, music videos (still)

Xiaoshi Vivian Vivian Qin. #EMO. 2014. Music videos (still)

藝術家:  克里斯·弗納德爾 (Chris Fernald), 陳建升 (JS Tan), 覃小詩 (Xiaoshi Vivian Vivian Qin)

策展: 劉倩兮、許大衛 (SCREEN介面)

我們的觀看語境變得越來越嘈雜,如果將圖像比作星星,那麽每天都有新的星系投射在我們的眼睛裡。我們的品味變得像表達方式那樣彼此關聯,同時,被馴化。

SCREEN 介面今年年初啟動的展覽項目 Face to Interface ,與一些年輕藝術家合作,他們運用個人化的藝術語言,將日常的網絡社交與生活經驗巧妙地轉移到畫廊空間;運用輕鬆或調侃的方式突破封閉而晦澀的屏障,在空間與情境的轉換中將人們習以為常的對當下圖像化和數字化的認知經驗重新放大和聚焦。

線上展覽
Fullscreen
www.onscreentoday.com/fullscreen
10月30日起限時發布

由SCREEN組織策劃的對數位、媒體藝術作品的公開招募和選拔中,最終入選的三名藝術家,將在SCREEN網站的Fullscreen頁面分別做為期兩個星期的線上展覽。

克里斯·弗納德爾(Chris Fernald)的作品《治療》(Treatment)運用電腦桌面的圖像效果配以自創的音樂,表達隨意的網頁瀏覽和類似舞廳的聽覺情境。作品試圖通過對網絡時代日常的視覺和聽覺經驗的疊加,模擬另一種存在狀態。陳建升(JS Tan)與陳建境(JJ Tan)合作的作品《無聲》是一個網絡應用程序,用戶上線後沒有任何可以相互交流的方式,唯一的顯示就是每人不同的網址。覃小詩的作品《#EMO v.2》,是一個由林靖(Jing Lin)協助開發的程序平臺,用戶可以通過輸入推特(twitter)的話題標簽而生成一個由相關的表情符號組成的一首說唱歌曲。

JS and JJ Tan, Silent, 2015, web application

JS and JJ Tan. Silent. Web application (promotional image). 2015

實體展覽
Face to Interface
10月30日-11月8日
地點:Chinatown Soup, 16B Orchard St, New York, NY
每周二到周五,中午12點到晚上7點

此次作為紐約亞洲當代藝術周(ACAW)活動的一部分,SCREEN與Chinatown Soup合作的實體展覽,帶來了同一組三位藝術家的紙上和裝置作品。克里斯·弗納德爾的《Pop Effigies I-IV》展開了一幅用身體穿越數碼叢林的地圖。陳建升和陳建境將帶來其網絡應用程序《無聲》的虛擬版互動裝置。此裝置由數碼營銷公司Hello Velocity共同完成。覃小詩將帶來基於未來主義行為的裝置互動作品《你想移民到未來嗎?》,邀請觀眾運用谷歌翻譯制造對話。

行為表演
《請求麥克風權限》(Request Microphone Access)
11月7日,晚上7點-9點,於展覽閉幕式進行
地點:Chinatown Soup, 16B Orchard St, New York

當多數的行為藝術以如何發出聲或被聽到作為擁有權力的象征時,對無聲、呼吸、或口吃的操控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克里斯·弗納德爾的首次行為表演《In The Feel in Myself (feeling myself)》將布蘭妮·斯皮爾斯沈重的呼吸聲改編成泡泡糖式的現場聲音拼貼,令人心神不寧;陳建升和陳建境則會對其最新發布的網絡平臺《Silent》進行用戶測試;覃小詩將對其裝置互動作品《你想移民到未來嗎?》進行行為化的延展,邀請觀眾運用谷歌翻譯與陌生人對話。

克里斯·弗納德爾(Chris Fernald)是現居亞特蘭大的跨領域藝術家。2013年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他關注後人類境遇詩學為基礎的流行音樂產業、新時代文化和網絡經驗。近期在紐約和墨西哥城均有群展。2016年他將與藝術家Cindy Ji Hye Kim在多倫多的Yyz Artists’ Outlet畫廊合作展覽。

陳建升(JS Tan)2015年獲得布朗大學和羅德島設計學院的計算機與藝術雙學士學位。他與Lukas Bentel和Kevin Wiesner共同創辦了創意機構和藝術家團體Hello Velocity。現於微軟的Azure計算機團隊任項目經理。

覃小詩 (Vivian Vivian)1989年生於廣州,現在紐約生活與工作。小詩畢業於華南師大附中,後於美國丹尼遜大學文理學院獲得傳播學和藝術雙學位(2012),2015年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2015)。她運用裝置、應用程序(App)、網站、影像、行為、寫作以及介入現實的虛構情況創作面向未來的藝術。作品曾在(或將在)以下機構展覽或放映:溫哥華221A畫廊,紐約費舍蘭德藝術中心,猶太藝術館,激浪工廠,朱蒂斯查爾斯畫廊,沃倫斯藝術館,Art F City,廣州黃邊站。2015年她獲得Lotos基金會獎。她同時為《周末畫報》撰寫關於新科技與藝術的文章。

標籤: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Daily Inspirations from Design & Art. Let's stay updated!

@2025 – SCREE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