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高雅藝術之間沒有分界:從女神、直播、一秒鐘電影節

對話葉甫納

1 views

 

Ye Funa, Nailhenge,installation view, 2016

葉甫納是中國年輕一代藝術家中的一員,她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畢業,獲取美術學士學位,之後又獲取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純藝術專業美術碩士。受大眾媒體和與日俱增的全球化的啟發和影響,葉甫納在自己的創作中結合運用了社交媒體和網絡文化 。 關注現實與日常生活間的關系,葉甫納的作品常充滿豐富的引用、諷刺感,並與草根文化緊密相連。回應葉甫納在2017年初紐約的展覽《自制世界》,這篇采訪探討了藝術家從研究性的作品到近年來關注參與互動和“扮演”的作品間的轉變。

 

《女神的晚宴》,Legends of the Wellknowns, 2015

在展覽《自制世界》中,你呈現了一組近作“女神”系列,是什麼啟發了你創作以完全為女性為主角的這個系

在我的創作的過程中,一直會有一些欣賞的“偶像”,有的是藝術作品中的形像,也有的是藝術家本人,多數這樣的偶像和繆思都是女性。所以我開始思索她們可能對我的影響。另外每個藝術界女性各自有為人所知,代表性的特點,但人是復雜多面的,我有時會聯想她們的另一面,也聯想這些不同時空的人如果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這些想像吸引我做了這個系列。

 

在你的一些較早期的作品中,你已經開始了這種扮演的方式,比如《家春秋》和《ID Photo》,”扮演“這個方式和概念是怎麼在你的創作中衍生變化的?

其實我沒有刻意地要自己在作品中扮演角色。但從《家春秋》系列開始,我覺得把自己代入作品中是必要的,因為我扮演的是自己的家庭,每個人都與我有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我只要稍微改變自己的一部分,就會和他們非常相似。通過這個項目我了解了即使有相似的基因,不同的社會背景、歷史,和經驗也會將我們塑造成不一樣的人。除發掘了這件作品的重要意義之外,通過“扮演”我感覺到我和家人的關系更親近了,同時也更加了解我自己。從此以後,“扮演”漸漸的變成了我的一種創作方法,我的創作也從之前的作為旁觀者以考察的角度,漸漸轉變為介入事件之中,親身體驗的方式。

 

 

你的角色扮演似乎也經常從”歷史的“,”過去的“語境中取材,然後再通過一種更當代的方式重新演繹,這種新與舊,過去與現在間的聯繫似乎在你的作品中也產生了對話,而你是其中的傳遞者, 你是怎麼看待這種”過去與現在“在你作品中呈現的?

我喜歡研究歷史,從過去的文獻資料中取材,因為歷史留給我們很豐富的資源,我在上學的時候也學習了社會學的考察方法。以一個關注點在歷史中尋找線索,得到的東西是取之不盡的。我作品中使用的語言則來源於我生活的時代和所掌握的媒介語言,生活在當下自然會採用現在的媒體和語言。長遠來講,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先鋒的,同時又是動人的,經久還能保留其敏感和趣味。我知道在作品中體現時代意義是很難的,但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與此同時你在創作中也大量運用了”直播“這種媒介,相較於你在這次展覽的扮演,”直播“是一種更即時且依靠現場感的方式,同時也許也會出現更多的突發狀況,相較於按照劇本及事先設計好的的扮演作品,你是怎麼看待在”直播“這種情況下可能出現的挑戰,或者有什麼有意思的故事嗎?

直播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現像。我前年年底開始做直播藝術項目Peep Stream的時候,直播還是一件非常邊緣的事情,但在過去的一年內直播有了飛速的發展,媒體稱為“直播元年”,有500多家手機直播平台為其用戶開始競爭,並且3億網民開始觀看直播。我想到如果能為如此廣泛的受眾做作品,會比為只關注藝術圈的小群體來的更有意思。因為整個表演基於網絡直播,所以我用了一些典型網絡直播的美學和視覺元素,同時融合一些觀念表演。我是第一次做和現場表演相關的項目,發現其要求非常高。對於每次的直播我們會討論一個話題,這其間不但需要有劇本,還會經過反覆排練和設計,因為直播和現場表演都是一次性的藝術,一旦有錯誤就無法挽回了。不過也有時候錯誤也很有趣,比如我們第一次直播就失控了,本想用滅火器製造煙霧,結果粉塵太嗆,演員都不能呼吸就都逃走了,整個直播就播了10多分鐘煙霧消散的過程,這也是直播的魅力。

 

直播計劃腐化之書,Peep stream the book of fag hag, 2015

 

你的作品常呈現出一種很親民,甚至草根的幽默感,很多人評價你的作品為有趣,好玩,相較於其他目前緊密結合政治,經濟,及其他復雜的社會語境的當代藝術,你對於這種對你作品的評價怎麼看待

好玩也是一種包裝,我的作品不是沒有社會性,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更為激進。草根我認為是重要的,這也是我一直的態度。我一直覺得生活和所謂高雅藝術之間是沒有界限的,這也是做“展示癖”項目的原因。

 

《直播计划》Peep Stream, 現場

你在作品中也大量借鑒網絡文化,特別是一些看似”俗”,“浮誇”,還有惡搞的元素,你是怎麼看待網絡文化,以及其對你的創作的影響的

網絡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和工具,它具有天然的傳播性,又是一個大的數據庫。如果沒有網絡,我發起的參與性項目不是完全不能做,但肯定在效率和數量上都會降低很多,比如直播計劃。網絡可以提供最實時的互動,參與者給予不加掩飾的直白的反饋,面對面的交流有時反而很難做到這點。

目前你在準備什麼新作?能簡單分享一下嗎

我策劃了一個新項目叫作“一秒鐘電影節”。大家可以發送一秒短視頻到郵箱 exhibitionist@qq.com,或者在Instagram和微博上用標簽#1secflim 即可參與。屆時會有藝術界和電影界的專業評審團評選獎項,獲獎者將獲得獎金和公開展映的機會。

Tags: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Daily Inspirations from Design & Art. Let's stay updated!

@2025 – SCREE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