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生存之道 VIII

媚瀟

3 views

藝術家的創造活力通常不只在畫廊,藝博會,還有美術館出現,而是在私人場域,而且更常發生在「藝術作品」形成之前。甚至是在討價還價房租,開始或結束兼職,申請經費,調節預算,這些生活片段當中。

杜象曾為了降低工作賺錢的必要性,將他的食欲減到最低,以抽煙取代進食,今日的藝術家是怎麼生存的? 發明讓藝術創造變得「可能」的生活方式是今日藝術家最需認真面對的議題,因此藝術家如何獲得靈感是這個調查的主旨。

這個數位影像的對話系列是紐約的SCREEN以及北京的I: project space 合作的項目。我們對在北京,紐約,還有柏林生活的年輕藝術家進行了一個他們生存狀態的調查,他們用影像,鏈接等呈現他們的回應,這些調查結果會在SCREEN網站以及 I: project space的微信號播送 。這個訪談系列的高潮會是一個三個城市串聯的有關生存問題的放映活動。

關於組織者:

I: project space是一北京的國際藝術交流平台,也主持藝術家駐留項目。

SCREEN是成立於紐約的策展團隊,激發對媒體藝術的批判性觀點以及新的展覽方式。

訂閱我們的Facebook, Instagram,或者 Twitter 。

 

你現在在哪裡?

 

你有致富計畫嗎?

 

什麼使你工作得更有效率?

 

當你告訴別人你是藝術家的時候,他們怎麼反應?

 

你怎麼獲取靈感?

 

你不工作的時候做什麼?

 

什麼使你晚上還醒著?

 

你對藝術界的看法? 

給藝術相關新鮮人一些建議?

 

媚瀟 (Michelle Lee Proksell) 出生於沙烏地阿拉伯,父母是移居沙國的美國人。

她在北京與歐洲生活工作,是一位獨立研究者,策展人,藝術家,以及寫作者。她的計畫Netize.net 旨在紀錄中國藝術界的數位對話。她的作品跨越錄像,聲音,表演,網路,例如作品《中國網文獻庫》(Chinternet Archive) 是一中國本地數位作品的典藏計畫。她的興趣包括人類與科技的互動,並且認為自己的角色是文化譯者。

http://www.michelleproksell.com/

http://www.netize.net/

Tags: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Daily Inspirations from Design & Art. Let's stay updated!

@2025 – SCREE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