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結束,生命開始?

賈斯丁貝瑞訪談

1 views

要如何創造出一個具有美感的殺戮環境?為了暴力而暴力地將角色擬人化與改變建築結構的比例又代表什麼?對擅長挖掘電玩遊戲中虛擬現實的藝術家賈斯丁貝瑞(Justin Berry)來說,這些領域中不斷變化與移轉的價值觀是值得被探討的。在他眼中,現下這個社群網路由虛擬成為現實的年代,像是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等網路平台不僅僅是我們遇到另一半的空間,也擁有佔據我們夢想與夢魘的能力。他們不再只是實體空間的虛擬,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虛擬。隨著真實世界越來越虛擬化與遊戲化,我們在這些情境中的選擇影響我們每天理解生活的方式,也影響了我們如何去介入這些情境。對於貝瑞而言,在這個虛擬與真實的邊界越發模糊,甚至消失的年代,如何去理解遊戲中的世界與他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感知與價值觀變得相當重要。

在貝瑞最近個展的 Essex Flowers 畫廊,我跟他聊了聊虛擬世界戰爭的複雜度、攝影、生存、網路色情、川普的競選以及其他。

White Point (Pavilion), 2015, Live Projection, Panotour, Mice, Pedestals, Dimensions Variab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沈丹霓(DS):電玩遊戲存在在我們現下的空間與時間中,但是是以一個被限縮的、非物質化、殖民的與人工的形式存在,你覺得電玩遊戲自己本身就是現實或是完整的世界嗎?

賈斯丁貝瑞(Justin Berry):如果我的作品有篇論文的話,那將會論述虛擬世界跟我們身處的人類世界自然界,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創造出這些分界並沒有特定的原因,只是為了作為媒介介入那個世界。就像當你去一個地方,你會用你的語言去理解那個地點。兩個背景的人對於相同的地方會有截然不同的見解,我想這往往是造成衝突的原因。

這個理解的方法也是我對於我們如何參與虛擬世界深感興趣的原因。我不認為虛擬世界是跟現實分離的,他是現實的一部分。當你玩遊戲時,你不會去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坐在那裡,在那個分享的現實裡。我們探索虛擬世界的時候,好像這裡不存在任何道德價值判斷,我們可以任意的實現自己的幻想與恐懼,而且這些舉動沒有後果。但是當我們的期待與虛擬世界越來越接近現實時,虛擬世界的隔離不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我們的選擇變得有意義與有影響力,選擇也變成我們參與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方法。

有個觀念叫沈浸」,沒有這個步驟,你沒辦法對另一個物件產生情感上的連結。但是這也有個缺點,沈浸讓你在玩遊戲時產生的體驗非常深入,好像身臨其境。打開遊戲,點數爬升後,深呼吸。然後你才發現你其實在口渴,眼睛因為過長時間地盯著螢幕而痠痛,彷彿真的有所謂的回到現實一樣。只有在脫離沈浸的那一刻你才能反問,我剛剛經歷了什麼?這個經驗好玩、有趣、值得做?身為一位藝術家,保持沉浸感但又不會變得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是項大考驗。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拿捏這個分寸,我玩遊戲但又得保持適當距離才能有批判性。

 

White Point (Installation View), 2015, Live Projection, Panotour, Mice, Pedestals, Dimensions Variab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S:你認為遊戲經驗已滲透到每天的日常嗎?

JB:這事你聽聽就好,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一直在玩無界天際(Skyrim。無界天際是一個開放世界的角色扮演遊戲。你可以花時間做你想做的任何事,連在田裡採花都能升級。有次我跟我老婆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公路旅行。當我望向車窗外,我驚呼wow, 看那路邊的薰衣草。」她問:「什麼薰衣草?」我這時才理解到,很多我知道的植物都是因為我在玩無界天際時為了收集原料而認識,所以我在遊戲中學到的知識影響我對現實的認知。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啟發。

而《在遊戲結束生命開始的地方?》,我想指出現實生活中遊戲化的地方。舉例來說,成功的企業策略是讓員工們更有效率的工作。指責華爾街的肥貓們大賺不義之財跟摧毀一切很簡單,但是我認為絕大多數身在其中的人並不是不管他人死活而做出自私的決定,而是他們沈浸在那個系統中,根本沒有辦法用別的觀點去體察差異。這個由數學創造出來的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遊戲,你不只是做出動作,得到點數,達成目標。一切變的抽象,彷彿與現實脫離。我們從根本認為真實的一切 我們的生活、工作 其實倒像場遊戲一樣被建構出來。

 

Gradient, 2013, Archival Inkjet Print, 18×24 inches (frame with matte), 12×15 inche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S:你認為你的作品中與 SCREEN 2016前半年的主題生存」有任何關聯嗎?

JB:在我玩的戰爭類遊戲中,你所在的地方都是其他人試圖殺掉你的險惡之境。我必須在15秒內射擊遠方的敵人,同時後方還有人拿槍追我,我試了快一百次。他們對我開火,我朝反方向試著離開並且按下快門。但是我還是中槍了,在拍照的時候,所以螢幕上都是我的血。某種程度上是透過生者照相的這個鏡頭去看這些照片。

 

DS:你一直對攝影,以及攝影的歷史都很有興趣嗎?

JB:我並不是正規學習攝影,反而是透過奇怪的管道接觸到的。一開始我在看羅伯特·亞當斯(Robert Adams),特別是亞當斯的攝影理論 Light Balances. 一開始我不是那麼注重攝影史,當我開始學著拍照時,他的作品特別地觸動我。我想我懂他,這很神奇。某種程度上我是個差勁的攝影師,我一直對掙扎的點是如何用這世界原本存在的方式去看待它,而不是我個人在特定時間點看待它的方式。

好比說我到山上健行,被清晨暖日照射,不遠處有蝴蝶。當我抬頭看向山頂,我看到晨露蒸發形成的一層薄霧,我被迷惑了。於是我拿出相機,聞著花香,然後照相。然後我回家,看著相片我反而不太確定,那是山丘嗎?那些經驗過的資訊在照相的過程中都消失了。我覺得偉大的攝影師有辦法透過鏡頭呈現世界原本的樣貌。

所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說,遊戲給我一個工具成為一個攝影師。我現在對這項技術很著迷是因為在虛擬世界,你所看到的就是螢幕上呈現的,這之間並不需要翻譯。對我來說這很重要,因為我在學習。我並沒有攝影訓練的包袱與轉化至別的脈絡的包袱。我在挖掘專屬於虛擬世界的攝影項目,這非常令人興奮與具有挑戰性。

  Untitled (Sky 34), 2013, Archival Inkjet on Baryta Paper, 20.5″ x 20.5″ (with artist’s frame), 19” x 19”,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S:隨著更多虛擬實境的技術與裝置更加地普及,像是 Oculus Rift. 你覺得有創造超級真實甚至超現實沉浸式體驗的必要嗎?

JB:我反而對這不是很感興趣,對我來說,虛擬實境的定義是具有超越地域性的能力。我真心覺得像是 Twitter, 4chan, Facebook, Instagram, DeviantArt 這些社群網路都是虛擬實境。在這些地方,我們假裝是自己但又不是真的自己。我們在這些地方的體驗又沒有明顯到像是你可以在手臂上看到或聞到,但是那是因為你就在那裡。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在 Instagram 上 like 我的照片,他們是真的喜歡我嗎?你可能嗤之以鼻,告訴我這當然不一樣而且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個屏幕上的數字。但是實際上我不太信那一套,我覺得那只是一套說服我們自己的說詞。這個世界的現實已經變得複雜,在這些交換之中我們的確得到情緒與某種程度意義上的滿足。這不只是一個我在玩的遊戲,這真的是我。但的確這是一個遊戲,如果你這樣去理解它,你可以感覺強大並且獲得獎賞。但是如果你不把它當作一個遊戲來看,就會受制於它看待世界的扭曲方式與另一套價值觀。這也是我稍早提到的,當你過度沈浸時,你就會產生深層的情感連結,但你又沒有能力去理解箇中緣由。因為你身在其中,你沒辦法從適當距離去觀察它真正的樣貌。

 

Zephyr, 2015, Archival Inkjet Print, 18×24 inches (frame with matte), 12×15 inche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S:而且我們在圖像飽和的世界裡遊歷,超越歷史上的任一時代。

JB:我們與圖像和世界的關係跟越來越虛擬的世界密切相關。我們越來越難以區分真實與虛擬的體驗。我想舉川普的總統競選作為例子,人們覺得他們是投票給電視節目上的一個角色而沒有察覺這是真實人生。這很重要,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有著從根本就不真誠的人物的社會,而且還讓人們覺得他們可以相信他。

部分原因是,相信他比起相信那些真的真誠的人更簡單,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把自己與照字面去理解的世界隔絕開來。川普所說那些形式上的真實比真相更令人信服。我們花了太多時間在看小說,虛構的故事讓我們感到自在而且令人相信。我做這個項目的部分原因也是要觀眾正視虛擬世界或者虛構的故事,並不僅僅是把他們當作虛擬的或是虛構的,而是用我們看待真實世界所要求的專注度與關注力,並且對之抱持的一定程度的責任感。這樣當虛擬世界變得更接近我們的真實世界,我們才能主動且客觀的打破或理解這個空間。


賈斯丁貝瑞生活與工作在紐約,展覽經歷包括底特律 CAVE, 猶他州鹽湖城 CUAC, 德州休斯頓 Barbara Davis 畫廊,紐約州紐約雀爾西美術館與 Interstate Project. 國際展覽則包括了倫敦、斯特拉斯堡與秘魯。他的作品曾被 Frieze, Hyperallergic, L Magazine, Pin-up magazine 與 Media-N 報導與評論過。

 

賈斯丁貝瑞的個人網站

賈斯丁貝瑞在 Essex Flowers

Tags: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Daily Inspirations from Design & Art. Let's stay updated!

@2025 – SCREE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