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初,由語音媒介為主的社交軟體應用 Clubhouse 引起轟動,特別是在中文社群中難得地聚集成公眾論壇。我在一次使用中文的政治大規模討論中,透過朋友的邀請加入 Clubhouse。此外,藝術圈也是 Clubhouse 中的活躍族群,Clubhouse 成為少數可以以中文精煉地討論藝術與文化的地方。
當我們要與藝術家討論 Clubhouse 在被中國網路屏蔽前短暫卻具有影響力的現象時, Aaajiao 是一個再恰當也不過的選擇。他的實踐與思考一直連接著現下不停發展的線上身份以及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的模糊邊界。Aaajiao 最近的創作關注人們的線上身份從使用者、管理員到玩家的演變。他強調使用玩家這個名詞更凸顯人們與網絡空間互動的更自主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他最近的作品《深淵模擬器》(Deep Simulator, 2020) 是一款結合了演算法和靈性世界觀的「後設」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每個觀者將成為一個「玩家」,透過解碼找到遊戲世界運行邏輯中的漏洞 —— 這個設定類比著我們現實生活。
作為資深網民,Aaajiao 分享了他對網路空間與中國防火牆之外的獨到觀察,以及各種社交媒體平台如何主導今日溝通的不同方式。這些洞見的背後,是藝術家認真而清晰的聲音。我與藝術家對 Clubhouse 上多元且和睦的論壇抱持著樂觀態度,並相信更多未來使用者的積極參與。
Clubhouse 與藝術
Mitchell Song(MS):你能描述一下你到目前為止使用 Clubhouse 的經驗嗎?
Aaajiao(A):我是在去年一月開始使用 Clubhouse 的,當時也正是許多中文使用者加入此應用,包括大量來自中國、香港、台灣和海外僑民。我和我的朋友還在 Clubhouse 舉辦了中文主題房,當時關於藝術評論的討論吸引大量的與會者。
我深刻印象的是一場我主持的藝術評論房。在 500 至 600 名與會者中,有許多知名評論家、策展人、機構代表以及收藏家,討論為什麼在簡體中文語境中藝術評論接近真空。我們得到的結論:大多數的評論都像是依循指導手冊完成,同時寫作者的勞動報酬很低。不過我們仍舊質疑,這是否更多地與機構抵制批評或藝術家不願接受批評有關。這個討論持續很長時間,而且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答案。我們的共識是藝術評論是受歡迎的,但很少有好的評論。我們的討論引發的問題尚未得到解答。在這次討論之後,我們開了幾個其他較小規模的藝術房。艾未未經常參加,並主持有關他的工作和職涯的問答。
2021 年的一至三月,Clubhouse 中文語境中的藝術討論極為風行。這些早期的討論最引發許多值得繼續關注的藝術話題。然而,現在幾乎找不到任何聚焦藝術的討論。近期,Clubhouse 的許多中文房關注時事,例如與新疆有關的話題。這個趨勢讓舉辦關於藝術的討論更加地困難,藝術圈的事件畢竟不那麼具有新聞性。不過,英文房關於 NFT 和藝術的討論仍繼續活躍。
當然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中國審查封鎖了 Clubhouse。註冊帳號變得更加困難。即使擁有帳號的使用者也無法使用。在審查之前,一個房內有近 2000 人並不少見。而封鎖後禁令之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中文房間持續活躍。 到了四月,幾乎 90% 的中文使用者都在中國以外。
MS:藝術圈是一個相對流動的領域,藝術家與專業人士經常參與區域性與國際交流,在 Clubhouse 這樣的平台出現之前,線上或線下是否有類似的藝術對話空間,或者 Clubhouse 開啟一種全新的型態,匯集各種對話?
A:我覺得在簡體中文的語境下,圍繞藝術展開的現場對話往往具有表演性。真正的討論和批評很少見,而且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討論都圍繞著展覽。可以說,許多半公開與公開的中文座談沒有什麼價值。為何不就某個主題舉辦講座,而非討論。在現場座談,很容易因為機構與合法性等考量影響講者決定什麼要說什麼不能說,造成這些座談的舉辦成本過高且效率低下。
Clubhouse 解決了其中一些問題,例如,我們很少有機會公開談論在中國藝術語境中缺少藝術評論的狀況。 Clubhouse 的好處在於,它是一個開放式麥克風邏輯。主持人可以就某一主題開房間而不知道誰會參加,而更可以在房間裡聚集不同專業知識程度的人。與現實生活的討論相比,Clubhouse 召集那些在現實中可能不會出現在同一場合的人,讓他們的意見相互交換與衝撞。由於 Clubhouse 的開放性和匿名性,對話可以深度發展。
MS:你能談談關於藝術評論的狀態嗎?
A:藝術圈權力過度集中,造成藝術家聯合抵制。我也陸續看到藝術寫作平台的出現。我認為藝術評論在藝術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越來越多的藝術工作者不滿現在的狀態。當然,僅僅指出問題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以實際行動來支持藝術寫作者。
應用軟體
MS:你認為 Clubhouse 的功能是其他社交媒體應用平台所缺乏的嗎,像是鼓勵傾聽並且迎擊不同意見?
A:同樣,在簡體中文語境中,Clubhouse 是第一個完全建構在語音上,因此達到低硬體預算的應用軟體,它保持一定程度的匿名性且不受網路審查的影響。在 Clubhouse 上出現優秀的對話也就不足為奇。更不用說,其他基於文字溝通的應用軟體都受到審查系統的嚴密監控。對話在微博這樣的平台是非常分散的。
微博是中國最大的訊息共享平台。與 Twitter 允許使用者將先前分散的討論集中成為熱門話題不同,微博故意停止此功能以阻止討論,由自身的算法決定使用者訊息牆上的熱門話題。另一方面,微信用在與親近的熟人溝通。微信上的社交族群受到通過審查話題和容量的限制。它的滾動設計同時稀釋了訊息量,使對話變得非常線性和無效。
Clubhouse 填補簡體中文網路中的這些空白,特別在它迅速崛起後隨之而來的主題式討論。在 Clubhouse 上可以非常有效地全面地聽到關於事件的敘述,口說的形式更容易使大家參與。當然,也會有相互矛盾的意見。不過,藝術界的情況不太適合這種以事件為中心的討論。
MS:你的創作探討數位空間中,演算法通常先於並且主導內容的問題。內容往往因觀看次數、喜歡或關注者的量級而被邊緣化。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在 Clubhouse 上的發展?
A: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當然,Clubhouse 首頁上看到的主題和房間都是由演算法驅動。但是參與對話的人不一定是有影響力的人或經過驗證的使用者(大V),重要的是一個人表達自己的內容與方式。如果你有一些有趣的東西要分享,沒有人會關心你只有兩個粉絲。
基於文字的媒體平台,選定使用者被統計出來的流行度可能會導致使用者追逐影響力。相反地,Clubhouse 可以排除擁有大量關注者但沒有實質性內容可以分享的使用者。
MS:我覺得我可以更有效地在 Clubhouse 上接收訊息,可以這麼說,在 Youtube 上必須依靠搜索內容並找到我的「利基」。而作為一個語音應用程序,Clubhouse 對我的注意力的要求較低,並且比其他聲音媒體(如播客)更靈活。
A:Youtube 更接近一般意義上的公共場所,但 Clubhouse 就像家裡附近的聚會場所。 Youtube 以內容為基礎,而 Clubhouse 的基本單位是使用者。比起內容,我認為人們總是更信任人,傾向追隨我們信任的人。
Clubhouse,中國與審查
MS:在被審查禁止之前,Clubhouse 有一個非常活躍的中文討論場景。多個媒體報導將 Clubhouse 在中文社群的受歡迎程度描述為一個壯觀的景象。一位記者將她的經歷描述為「言論自由的狂歡」,另一位記者創造了「Clubhouse 之春」,紐約時報的一篇標題在 Clubhouse 上的中國使用者成為真正的「人民」。你怎麼看這些評論?
A:我確實同意討論在 Clubhouse 的快速進展是有點烏托邦式的。大家突然意識到許多話題都可以以中文進行深入討論。我們錯過了太多的時間和太多的機會。(審查前)是一個美妙的時期,大家重建了對共享訊息並認知相同的信心。然而,這些討論也凸顯人與人之間的一些內部矛盾無法靠在 Clubhouse 上討論解決。Clubhouse 在中文社群近五個月的運作一方面充分展示了我們社會的衝突與複雜性,另一方面也顯現透過對話達成共識並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我在 Clubhouse 遇到了許多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海外華僑學者與專業人士。他們將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貢獻許多有趣的討論。這些真正的交流充滿各種可能性,但是爭取維持這種交流平台的權利是非常困難的。
成為玩家
MS:在你最近的許多創作中,都在思考我們線上身份從使用者到「玩家」的演變。 Clubhouse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人們以無數的主題和創意參與這個應用軟體。
A:在我經常光顧的 Clubhouse 房間,我們開始使用個人顯示圖片作為替代的交流工具。顯示圖片的絕對不是 Clubhouse 設計時最注重的功能,因為它刻意避免文字和圖像。然而,使用者正在探索使用這個軟件的創意方法。這類似於我在創作中討論的,使用者成為積極利用錯訊並且即興利用媒介的玩家。
《深淵模擬器》, aaajiao, 2020.
MS:從使用者到玩家的是一個直觀的轉變,還是取決於媒體與參與操作媒體的模式?
A: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或玩家的背後是一個人。重要的是程式的運行邏輯以及人們選擇使用它的方式。Clubhouse 是基於口說語言,它意味著回歸人性價值而不被數據驅動。對我來說,玩家與人性本質的相似之處多於使用者。
MS:你能談談新創作《深淵模擬器》嗎?
A:《深淵模擬器》包含兩種主要的世界觀。我告訴遊戲開發者,我想讓人們了解玩家是誰。對我來說,玩家可以看透世界,他們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的世界或控制他們的世界。如果我們假設世界是由演算法構成的,那麼是否更有可能看清它的錯訊並且避免被它支配?遊戲設計師深諳佛教,他想採用佛教中陰的概念——介於生與死之間的中間狀態。遊戲使用六種演算法結合中陰的六個階段。
我想邀請大家加入這個遊戲,在這個遊戲中,作為玩家的我們不斷面對所處的位置與正在做的事情,像是一個充滿隨機文本和視覺效果的冥想。我們在遊戲中不停被問到我們所看到的是否由演算法組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又該如何突破它的現實。
MS:之前你提到簡體中文世界缺乏藝術評論現象或多或少是審查制度造成的。你認為有辦法繞過審查制度,同時還能傳達訊息嗎?
A:如果認為寫作有辦法繞過審查而同時傳達訊息未免過於天真。試圖繞過審查只會導致自我審查。我們需要找到新的脈絡與平台來發聲。讓渡我們的發言權,最終只會在我們熟悉的空間中沉默。我相信真理有穿透力,真相比任何其他任何閃躲的方式都更強大。
MS:Clubhouse 的未來?
A:我覺得現在 Clubhouse 中文社群已經遇到瓶頸。未來會有更多圍繞著累積的話題展開的討論。但如果沒有有效的方式讓中國使用者參與這些交流,這個軟體在中文世界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SCR]